“入世”后的我国物流业的利弊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4 点击:85
“入世”对我国物流行业的振兴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入世”以后,国外物流企业抢滩中国物流市场,给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物流企业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现代物流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较快发展,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国物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服务的组织化水平和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作为需方的制造和商贸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束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供方的物流企业,“小、散、差”的问题严重,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2)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不仅总量不足,而且配套性、兼容性较差,不能满足物流增长的需要。
3)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极大地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
4)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需要有关部门落到实处。
不少外国专家都认为,物流业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要衡量“入世”后外资进入对物流业的影响度,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对中国物流业是推动还是制约;二是是否对中国物流业形成垄断,是使中国物流企业被兼并、倒闭,人员大量失业,还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共同发展,形成共赢的格局。
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基本上是利大于弊。利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中国传统物流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冲击,打破了原有格局而寻求新的格局,加速了中国现代物流业的诞生;②跨国物流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运作模式、管理规范、技术保障与优秀人才以及大量资金,加快了中国物流业的改造、重组与升级;③外资的进入,推进了物流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了物流市场的形成。
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外资进入,占领了一部分中国物流市场,“蛋糕”被切走了一块,由于外资在许多方面占有优势,加上有些地方的超国民待遇,所以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②外资物流企业用高薪与中国物流企业争夺稀缺的物流人才,对民族物流企业生存造成压力。
经过“入世”后几年来的竞争、发展、磨合,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都在市场上定了位,各有自己的客户,各有自己的地盘,但由于中国传统制造业、物流业务外包发展比较滞后,“蛋糕”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很大,这必然加剧3股势力之间以及3股势力内部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出现重组兼并,出现重新洗牌。外资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要高于国内物流企业,国内物流企业要有所准备,充分应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的物流行业有面临一次新的考验,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国际物流企业受欧美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的影响,其营业额急剧下降,利润空间萎缩,物流企业进入经济寒冬,如何转入国内物流市场,搭上政府拉动内需的“班车”,将是外向型物流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汽车追尾的五种原因
物流配送服务的种类
优化仓储物流:降低仓储成本的关键方法
废弃物物流的概念
快递结点的划分
快递快运操作模式
盐酸槽车可以加硫酸吗?盐酸罐车装硫酸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
专线物流标准化运营体系:提升物流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