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物流研究进人了一个新时代,无论是从研究范围还是从研究深度来看,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
20世纪~50年代以前,物流研究之所以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甚至陷人停滞,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求原因,二是研究手段或方法的原因。从需求原因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可以说是一个“生产经济”的时代,即面对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大商品供给是企业经营与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相对而言,流通特别是物流问题并不是很重要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对物流理论的需求也就相对不足。从研究手段或方法来看,由于这一时期计算机还不发达,也不普及,因此,利用数量方法或定量分析来研究或解决企业经营或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是很困难的,也很不现实,从而制约了物流研究的发展。
但是,进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萧条,企业利润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在企业界产生了通过开发新的成本控制体系来降低成本的需求,而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引起了企业界特别的重视。而要降低物流成本,仅仅注重运输或储存中的某一个环节是不够的,必须要谋求所有物流环节的成本降低,但是在谋求所有物流环节成本降低的过程中,人们又发现各物流环节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关系,因此,要想降低物流成本,不仅需要降低所有物流环节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降低物流总成本。
于是,研究者们修正了对物流概念的传统认识,将物流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关于物流“二律背反”关系的最早研究文献,是1956年莱文斯?霍华德(t?lewis how-ard)等人对航空运输问题的研究。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以“二律背反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物流)总成本分析法。应该说,这项研究成果对以后的物流研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例如,物流系统理论、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等都是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的。
继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各界对物流问题的重视日益提高,物流研究也不断深化,特别是19⒍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发表了著名的“流通是经济领域黑暗大陆”的论文以后,更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物流问题的重视,也促进了物流研究的发展。从此以后,物流研究进-步细化与深入,例如,将物流的职能进一步细化为“5r”,即“right product”(适当的商品)、“right place”(适当的场所)、“right time”(适当的时间)`“right condition”(适当的条件)、“right cost”(适当的价格)。也就是说,物流的职能是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时问将适当的商品送到适当的场所。同时认为,物流不仅是实现营销目标的手段,而且还是创造交换的手段;不仅是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企业的“利润中心”等等。进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物流研究不仅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也在欧洲与日本得到了普及与发展。例如,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以后,对物流问题的研究发展得很快,除大量介绍了美国的物流理论、物流观念、物流管理方法与技术外,也进行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形成了日本物流研究的理论体系,如物流合理化与效率化理论、物流系统理论、物流标准化理论、物流组织理论、物流服务理论、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物流政策理论等等,特别是物流成本管理理论是日本物流研究的重要特色,也是对世界物流研究的重大贡献。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效益原理物流的职能物流单证的类型周期存货关于危险品物流运输注意要点概述水路货物运价的分类货代提单标准广州危险品运输中危险品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