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05 点击:50
物流园区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相应的投资开发模式而定。通过对我国现有物流园区投资开发模式和相关文献的分析,其相应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5种类型,即管理委员会制、股份公司制、经营委员会制、行业协会制和租赁制。①管理委员会制。这种模式相当于我国现有的大部分经济开发区模式,政府仿照经济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组建一个管理委员会,作为物流园区的管理机构对物流园区进行管理,前期负责进行招商引资,待物流园区运行后,提供企业登记、土地使用、人事代理等服务,管理委员会不直接参与经营,物业管理等具体工作则委托专业公司来做。这种形式适合规模较大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②股份公司制。采取股份公司制管理园区,设立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与相关部门,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园区进行管理。如果物流同区采用的是主体企业开发模式,则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可能性比较大。③经营委员会制。经营委员会制其实质就是业主委员会制。若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是由几个物流企业来进行,则参与园区开发建设的物流企业组成业主委员会,成为园区决策机构,共同组建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经营。④行业协会制。由物流行业协会负责整个园区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园区企业开展物流服务。这种形式和业主委员会制的不同在于,协会所代表的物流企业更加广泛,协会只是组织者,并没有对园区进行直接投资。⑤租赁制。物流地产商完成土地开发、基础物流设施建设之后,把土地、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如仓库、办公楼、信息平台)等出租给物流公司,投资商自己成为“房东”,只收取租金,不参与经营。园区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职能则由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或者委托给专业。
这几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园区投资主体决定的,各有优劣。管理委员会制行政色彩比较强,能较好体现政府规划的意图;股份公司制运营效率较高,但可能片面追求效益;业主委员会制和协会制决策层比较松散,难于取得一致意见,效率较低;租赁制纯属投资行为,对整个园区的开拓能力较差。


国际物流:跨境物流公司有哪些?
集装箱运输的组织形式
从深圳崛起的中海物流
物流成本的构成
什么是提单签发人
国民经济物流对企业的作用
油漆类物流运输属于危险品运输行业吗?
海关监管程序的特点

上一篇:柔性集装

下一篇:危险品运输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