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发布时间:2024-06-12 点击:285
物流(logistics)源于美国,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是美国军事部门为解决军需品的供应问题,运用当时新兴的运筹学方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军需品供应、运输线路、库存量进行科学规划而形成的系统管理科学,称之为logistic,我国最早译为后勤学。物流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系统较为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分类标准。但根据物流服务对象的不同、物流服务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服务目的的不同等,可以将物流区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根据物流的实用价值可以将物流区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所谓宏观物流意指社会再生产总体、产业或大型集团的物流活动。这些物流活动对一国具有较为综合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如: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微观物流指消费者和生产者所从事的或所需的各种具体的、实际的物流活动,是针对特定客户、特定产品的物流活动。包括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产物流、企业物流等。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按照物流服务的空间范围,可以将物流区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地区物流是指在一国疆域之内,根据行政区或地理位置划分的一定区域内的物流。地区物流的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对特定区域内的物流成本、速度和效率产生影响,而且对一国的整体物流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物流是指一国政府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物流的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如: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实施的规划、交通法规、投资和税收政策、各种物流装备和单据的标准化等。国际物流则是指物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移动。较之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活动更为复杂、难度和风险更大。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根据物流的作用可以将正向物流区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的活动称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生产企业内部的移动和保存等活动。生产物流必须与生产过程同步,否则生产过程可能停滞或者出现额外成本。当物品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向需求者移动时销售物流也就产生了。

航运成本的构成及特点
电子商务下物流链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应对程序
危险化学品仓管人员的职责
批量拣取适用条件
货物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物流系统模型的分类
船舶营运工作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