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根据国情形成的一种重要配送形式。这些国家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有多家配送企业并存的局面。每家配送企业都要开辟自己的市场和渠道,因此,需要分别建立自己的网络和自己的设施。这样一来,便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在用户较多的地区设施不足,在用户稀少地区设施过剩,不同配送企业出现重复建设的浪费状况。
要解决上述问题,共同配送就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好方式。由于近些年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消费个性化”趋势,且强调“用户是上帝”,需要采取准时送达的配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送货或用户车辆的提运货频度很高,从而导致交通拥挤问题、噪声问题以及车辆废气污染问题等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若采取共同配送方式,则可以以共同配送使用的一辆车代替原来的几辆或几十辆车,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减少污染。
随着共同配送的发展,其形式更趋于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多用户联合
在用户集中的地区,且该地区较为拥挤,若各个用户单独准备接货场地或货物处置场地有困难的情况下,可由这些用户联合设立配送的接收点或货物处置场。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场地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接货的水平,加快了配送车辆的运转速度。此外,集中接货点便于集中处置废弃包装材料,多个用户又可共同安排接货人员,从而减少了接货人员的数量。
2.多配送企业联合
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中存在着数个不同的配送企业时,配送企业们可以共同利用配送中心、配送机械,对不同配送企业的用户共同实行配送。在这种配送方式下,配送企业可以选择离用户最近的配送中心,可能该配送中心不属于本配送企业,但隶属于另一家配送企业,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配送成本。同样,当另一企业的某些用户,如果距离别家配送企业较近的话,也可由别家实行配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共同协作实行配送的方式。
我国铁路投融资改革与发展现状物流系统的主要介绍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海运拼箱需要注意的内容上海物流公司谈公路运输:高效便捷,连接商贸大动脉中小物流企业形态合格的物流人物流行业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