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早就被管理者所公认,但为什么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实现向反应型转变呢?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正是那些我们视之为管理信条的“真理”限制了我们向反应型模式迈进。要使企业变成反应型企业,企业必须开发能使它们对每个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的技术,而不是按库存安排生产,或按规定条条来对顾客作出既定的反应。服务物流所依据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的框框,为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这些新的原理主要有:
1.顾客要的是利益。利益的传递不仅涉及产品,而且利益的价值还取决于该传递满足各个用户各种要求的程度。利益对顾客是有价值的,顾客为利益而支付,任何不能给顾客带来利益的活动均无价值。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变化很大,顾客与供应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取决于能否不断地满足顾客变化的、多样的需求。每次利益传递有两种成本: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经济成本是指产品服务的货币价值,非经济成本则是对用户与供应者间关系的影响,如,等待、不确定性、分歧、返工、投诉等等。
2.质量是由顾客认定的,企业的成功在于传递各用户所期望的利益。
3.反应型组织开发的网络而不是系统。网络与系统虽然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成,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各元素间的关系,系统是以某一统一方式形成和作用的各个元素的整体结合,而网络中元素间的连接形式是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化的。反应型企业将许多战术单元组构成网络。
4.企业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网络应拥有能力的深度及广度(包括设施、技术、工具三方面)。物流管理是开发、协调战术单元间活动的方法,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网络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本身,还应包括外部的合作伙伴。
暂准进出口货物的范围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指示提单和记名提单的差别北京物流运输公司:新发展格局下物流迎来新机遇GPS实际运用破解物流企业转型网络货运遇上的困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合作共赢”公路危险品运输作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