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

发布时间:2024-12-20 点击:63
协同化物流是指打破单个企业的绩效界限,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出最适宜的物流运行结构。在如今流通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各经济主体都在构筑自己富有效率的物流体系,反映到流通渠道中,必然会积极推动有利于自身的物流活动和流通形式,这无疑会产生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作为企业物流战略发展的新方向,旨在弥合流通渠道中企业间的对立,或企业规模与实际需求的矛盾的协同化或一体化物流应运而生。
1.横向协同物流战略
所谓横向协同物流,是指同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就物流管理达成协调、统一的运营机制。
前者是指产业内不同的企业之间为了有效地开展物流服务,降低多样化和及时配送产生的高额物流成本,而相互之间形成的一种通过物流中心的集中处理实现低成本物流的系统。
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物流是将不同产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物流或配送中心达成企业之间物流管理的协调与规模效益性。
对于同产业协同物流,由于同类型企业的商品活动是集中进行的,因而各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商品流转的信息等易为竞争者所获得,即所谓的“企业机密的泄露”,从而不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施展。
相反,对于不同产业的企业间的协同物流,由于相互之间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存在直接的竞争替代性,因而既能保证物流集中处理的规模经济性,又能有效地维护各企业的利益以及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正因为如此,国际上不同产业间的协同物流的发展较快。
2.纵向协同物流战略
纵向协同物流战略是指在流通渠道的不同阶段,企业相互协调,形成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协同作业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物流活动的效率性(即通过集中作业实现物流费用的递减),还包括物流活动的效果性(即商品能迅速、有效地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提高商品物流服务水准)。
纵向协同物流的形式主要有批发商与生产商之间的物流协作,以及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协作。
3.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协同化
第三方物流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经济,而且能创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服务水准、成本更低廉的物流服务。
从第三方物流协作的对象看,它既可以依托下游的零售商业企业,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加工中心,也可以依托上游的生产企业,成为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物流代理。目前,第三方物流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有着广阔的市场。
对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只有占到社会物流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在积极发展协同物流时,应充分关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物流降成本,面临哪些问题?
企业自营配送模式
国际货运业务基本流程
简述17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货代的登记程序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战略
上海浦东、虹桥机场物流发展需求预测
什么是位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