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altic dry index,简称bdi)的前身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baltic freight index,简称bfi)。
bfi是由若干条传统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按照各航线在航运市场上的重要程度和所占比重加权合成的综合性指数。它是1985年随波罗的海国际运价期货交易市场(baltic international freight futures exchange,简称biffex)的设立由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编制发布的,虽然bfi已成为世界干散货航运市场行情的晴雨表,是航运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指数,但它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期货交易的工具而设立的。bfi最初由13条航次租船航线组成,后经几次调整,1998年调整为11条航线,即包括航次租船,也有定期租船;以粮食、煤炭、铁矿石为样本货种;采用巴拿马型船(5万~7、8万载重吨)和海岬型船(9万~15万载重吨);选择航线覆盖全球,重点突出太平洋航线和大西洋航线。bfi以1985年1月4日作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0。
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有一个由若干家会员公司组成的小组。这个小组最先由伦敦的8家会员公司组成,现发展成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3家会员公司。这个小组负责计算当天的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每天早晨,这13家公司将推测的当天各条航线运价和日租金水平单独提交给小组,各公司相互之间对提交给小组的运价或日租金水平严格保密。小组从这些公司提交的各航线运价或日租金水平中,减去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分别计算出各航线的平均运价或日租金水平。用各航线的平均运价和日租金乘以换算常数,即可得出各航线的换算指数,将各航线的换算指数相加,就是当天公布的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可以说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是一个估计值,而不是实际值。
1999年11月1日,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为进一步揭示干散货市场的供需态势,把bfi更改为bdi。bdi由35条典型干散货航线组成,覆盖灵便型、巴拿马型和海岬型三大干散货船型运输市场。
2.波罗的海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hi)
波罗的海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altic handysize index,简称bhi)是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1996年在bfi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个衡量干散货运输市场灵便型船运价变化态势的价格指数。bhi以灵便型船为统计对象,有效弥补了bfi指数的缺陷。bhi全部采用定期租船合同范本,采样船舶船龄不超过15年,覆盖太平洋、大西洋、远东/欧洲、美湾/欧洲、巴西/欧洲航线。bhi以1997年1月7日为基期,基数定为1000。
3.波罗的海大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hmi)
波罗的海大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altic handymax index,简称bhmi)是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2000年10月推出的又一个反映干散货船运输市场运价变动的价格指数。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和期货小组会议决定bhi于2001年1月2日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大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hmi,bhmi采用航次期租的形式。
4.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bpi)
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baltic panamax index,简称bpi)是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于1998年12月21日发布的。涉及7条航线:美湾至西北欧区域单航次租船,跨大西洋返往航次期租,美湾至日本单航次租船,欧陆至直布罗陀、美湾单航次租船,美西至日本单航次租船,跨太平洋往返行次期租和远东至欧陆航次期租。
5.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
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altic capesize index,简称bci)是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于1999年4月26日发布的。涉及11条航线:汉普顿——鹿特丹(煤炭),图巴朗——鹿特丹(铁矿),图巴朗——北仑/宝山(铁矿),理查德湾——鹿特丹(煤炭),澳西——北仑/宝山(铁矿),纽卡斯尔——鹿特丹(煤炭),博利瓦尔港——鹿特丹(煤炭),跨大西洋往返航次期租,欧陆至远东航次期租,跨太平洋返往航次期租和远东(交船)至欧地航次期租。
中山到微山物流专线_中山到微山物流公司大连到长岭物流专线_大连到长岭物流公司武汉到潜江物流专线_武汉到潜江物流公司常州到晋江物流公司福州到抚州物流专线_福州到抚州物流公司福州到京山物流专线_福州到京山物流公司洛阳到铜川物流专线_洛阳到铜川物流公司南昌到蚌埠物流专线_南昌到蚌埠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