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发展不仅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关。按照时间顺序,现代物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初级阶段
20世纪初,在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实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性。单元化技术的发展,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人们认识物流提供了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1―1945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美国物流的萌芽和初始阶段。
日本物流观念的形成虽然比美国晚很多,但发展十分迅速。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在对国内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称之为“物的流通”。直至1965年,“物流”一词正式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全面接受。“物的流通”一词包含了运输、配送、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各种活动。
2.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科学的进步,生产方式、组织规模化生产的改变,大大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逐渐为管理学界所重视,企业界也开始注意到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将改进物流管理作为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是物流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美国,由于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使企业意识到顾客满意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顾客服务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物流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商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的年代。随着这一时期生产技术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以及销售体制的不断改善,物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于是,日本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道路网、港口设施、流通聚集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时期是日本物流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原因在于社会各方面对物流的落后和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等问题上都有了共同的认识。
3,合理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机构界限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人管理的范围,利用物流管理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厂商及用户的稳定的、良好的、双嬴的、互助合作的伙伴式关系,形成了一种联合影响力量,以赢得竞争的优势。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电子数据交换(准时制生产、配送计划和其他物流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应用与发展,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这一时期,欧洲的制造业已采用准时生产模式(jit),产品跟踪采用条形码扫描。第三方物流于这工时期开始在欧洲兴起。
在这一阶段,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并进人了以消费为主导的时代。虽然物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成本的增加使企业利润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提高,因此,降低经营成本,特别是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也称为物流合理化时代。
4,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内容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性,现代物流的发展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同时,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物流正在兴起,以满足客户越来越苛刻的物流需求。
运输代理什么是拉动式库存管理航线配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仓储物流中五种分拣机的特点CDL物流运作类型关于危化品运输车辆新规定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方向传统货运业务流程中的不足